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kejibu

[燃烧与排放] 新手 强烈想知道 后氧传感器、三元催化与ECU的关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6-2012 00: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1、后氧的目的是精确控制催化器反应的空燃比,使得催化器转换效率达到最优,另后氧控制量可以用于前氧及催化器的诊断。
2、建议不要拆除催化器,毕竟保护环境你我都有责任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6-2012 10: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后氧虽然是检测三元是不是失效,但是它应该也要反馈到ECU里,应该也有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9-2012 16: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楼主还是别拆三元的好 不然麻烦多多  首先验车难通过 第二造成排放超标害人害己 如果你真要减小排气阻力找回点动力还不如把消音器拆了 反正你是在山里开 虽然噪声大但总比你拆三元好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9-2012 10: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linfeng7723 发表于 14-5-2012 16:08
我不赞同3楼。首先前氧、三元催化和后氧的功能需要先定义清楚。前氧就是检测废气中残余氧含量,并产生一个电 ...

这个观点我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9-2012 13: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点功率不算什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5-6-2015 18:1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9-2012 12: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yjjyjj00000 发表于 20-9-2012 11:36
    就想知道你所说的达到国5,在哪做的试验?

    这样讨论问题意义不大。目前国5只是一个建议标准,并不是使用标准。根据站内介绍,检测物修改很有限:NO由80降低到60,增加了PM2.5,耐久性试验增加到16W公里。我只做了个简易工况法测定,结果远远小于国4,国5的全套检测费用很高,如果有企业对我的系统有兴趣,要求我检测当然没有问题。大家讨论问题并不要证明谁说的对?那样太初级。还是要通过提出不同的想法来使讨论者获得不同观点,或者启发。我对国内专家仅仅守住“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器”一个模式很不理解,试着向前迈几步,用不同方法做一下尝试有什么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9-2012 11: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yinqing 发表于 20-9-2012 09:42
    好吧,我做的是一个新的燃烧系统---3G稀燃系统。这个系统建立了一个新的输出功率/燃油经济性/燃烧废物生产 ...

    就想知道你所说的达到国5,在哪做的试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9-2012 11: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yinqing 发表于 11-5-2012 12:15
    肯定参与。后氧传感器传递经过三元催化以后的废气中氧含量信号给ECU,同样和ECU行程”闭合反馈“调节空燃比 ...

    不推荐,要低排好不好!每个人都贡献一份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5-6-2015 18:1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9-2012 09: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yjjyjj00000 发表于 19-9-2012 17:06
    请全面的考虑问题,那样做,你的动力性怎么样?其他性能怎么样?低温排放怎么样?排放法规在广义上有很多种,只 ...

    好吧,我做的是一个新的燃烧系统---3G稀燃系统。这个系统建立了一个新的输出功率/燃油经济性/燃烧废物生产量的平衡体系。其特点是降低爆发点温度,使衰减压力曲线成为上拱形抛物线,增加扭矩(扭矩输出起始点提前到1000转左右)。冷启动和加温至35°时间约为10-20s(经过优化可以小于10s)。综合性能(含功率、燃油经济性、尾气等指标)保持时间在40W公里左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5-6-2015 18:1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9-9-2012 15: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kejibu 发表于 14-5-2012 12:00
    首先感谢回答我的问题,我也想过你提出的方案,觉得麻烦。看到有些人直接给三元催化捣掉了,好像汽车也没 ...

    可以默认。我的情况比较复杂:我需要通过氧传感器来调整一部分空燃比,我的车正常值是0.8mA左右,我把它降到0.46mA,相当于ECU得到的信号是氧分子严重缺乏,空燃比提高到极限值,加上我通过脉冲信号处理总体上把空燃比提高了48%,根据喷油脉冲宽度计算,目标空燃比(ECU标定时公式中取得空燃比值)在28.2.不过这个系统很复杂,可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耗油量、降低污染排放(实测下来氮氧化物只有国4的1/10---工况ASM5025,1/8---工况ASM2540)。如果你只是解决个人问题,不是发动机玩家,建议不要太复杂,找一个好的修理工调整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5-6-2015 18:1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9-9-2012 16: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yjjyjj00000 发表于 19-9-2012 11:02
    不推荐,要低排好不好!每个人都贡献一份力量

    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排放更低!做完以后可以去检一下排放,有问题继续做。调电压值涉及的线路非常有限:分压电路,总共需要3个电阻,用欧姆定律计算,初中水平就够了。何况排放的核心问题不是三元催化器,而是燃烧废气中有害污染物的产生问题。目前我们国内汽车发动机的基本设计存在严重“傻向”,怎么傻怎么来。4年前我刚开始玩发动机去请教当地发动机实验室的教授,一通大话,胡乱吹。现在某一流品牌大学实验室的教授希望我去交流,我真的没有闲工夫。我可以把国产车的发动机空燃比做到28,压缩比做到12.4,达到国5排放要求。他们做得到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9-2012 13: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yinqing 发表于 20-9-2012 12:26
    这样讨论问题意义不大。目前国5只是一个建议标准,并不是使用标准。根据站内介绍,检测物修改很有限:NO由 ...

    那我就清楚了.你可以搞个学术研究.写个论文什么的.自己仔细看一下自己的帖子,看看有没有什么前后矛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9-2012 17: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yinqing 发表于 19-9-2012 16:13
    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排放更低!做完以后可以去检一下排放,有问题继续做。调电压值涉及的线路非常有限:分 ...

    请全面的考虑问题,那样做,你的动力性怎么样?其他性能怎么样?低温排放怎么样?排放法规在广义上有很多种,只考虑尾气排放不太合适吧?毕竟车辆是一种产品,得满足客户需求.
    你说的有些极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6-2-2016 09:0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9-9-2012 17: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很清楚,看看明白人的讲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6-7-2025 07:55 , Processed in 1.403486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