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8527查看
  • 48回复

关于手动变速器三大难处理心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6-6-2015 08:3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13-11-2012 1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手动变速器有三大难,漏油,异响,挂档卡;其中漏油以油封设计为主,挂档卡主要与同步器相关,异响一般涉及到齿轮和轴承。
    首先说说漏油,许多油封厂家提到,油封密封质量好坏,20%与油封质量相关,80%与油封装配工艺相关,这着重强调了油封的装配对漏油问题的影响。其实根据油封密封原理就能推测出一些来。第一,油封主油唇与旋转部件接触,通过唇口与部件的间隙形成一个封闭油膜,油膜的大小和形状影响着密封质量。那么油封装配时,同心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方面保证油膜成形均匀,另一方面也不至于油封发生偏磨;第二,油封装配工装对油封也有较大影响,由于油封外包材料多为橡胶,如丁晴胶,氟橡胶等,其耐磨性好,但较难承受轴向剪切力,因此需密封的轴类零件表面的加工粗糙度都比较低(但不能太低,否则不利于油膜成形),这样油封装配工装也需要保证表面无磕碰伤及毛刺等。
    当然,漏油也有其他原因发生,如变速器内压过高,这个原因比较特殊,手动变速器一般有一个通气孔,保证腔内外气压一致。如果通气不良将会导致油液泄露,这是本人工作中发生的真实案例,不得不信啊。
    其次,讲讲异响。有人提过一个理论,说齿轮在腔内飞速旋转,油液飞溅,由于壳体内腔有小而窄的孔,容易发生啸叫。这个本人不太赞同,MT的变速器油容量多为1/3腔体,油液的循环是受到变速器壳体的引导,壳体内壁的沟沟槽槽填满了油,基本算作平面,所以不会发生啸叫。不过由于车辆行进速度加快,气流冲击壳体外壁,如果造型不良,的确会产生很大声音,就像吹口哨一样,不过这种异响就不在本话题讨论范围内了。
    说了这么多,我就引出轴承异响先。轴承内部结构多为滚动体与保持架,在内环和外环的空间内运动。他们之间的空间尺寸设计是引起异响的主要原因,由于轴承设计属于精密加工行业,在国内发展不是很良好,主要的技术还是掌握在德、日、美这些帝国主义手中,详细俺懂得不是很多。不过特别提出一个,就是侧隙的设计。同样的轴承杯,侧隙太大或者太小都会引起异响,不过标准值是多少,计算起来还是麻烦。。。。好多主机厂都是查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表,如舍弗勒,光洋等。
    齿轮的异响比较复杂。前期设计中,要考虑齿形、齿相等,保证两齿轮的啮合度。不过随着科技发展,以前纯笔算的方式已经被软件设计代替,推荐ROMAX,专业做变速器设计一百年(郑重声明,俺跟ROMAX没有一毛钱关系。。。。)。一旦设计冻结后,一般会进行多轮试验验证,因此在量产机型发生异响后,再去找设计问题,就属于自找麻烦(因为设计数据的验证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往往比当初设计下的功夫要大几倍,同时一旦推翻原有技术,就要重新开发,这无益于公司发展)。那么,咋办呢?从齿轮质量下手,异响发生后,找磕碰伤,毛刺及飞边。不过这个说起来貌似很简单,其实很困难。齿轮齿数众多,结合面较大,对于微小缺陷肉眼很难辨识。而且在变速器中,并非某档异响就是某档齿轮有问题,往往是一个齿轮有问题,三四个档位都表现异响特征,在这种情况去排故,没个三四个小时,很难攻克下来。
    个人提出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生产线发生异响,产品保留。待生产停滞期间,进行排故。产品做磨合,一般要做到15分钟,拆解变速器,故障从异响最低档齿轮找起。首先清洗各轴总成,其次在光线下旋转。15分钟的磨合,是为了变速器齿轮之间进行高强度啮合,齿轮上的缺陷就会形成一个亮点(由于齿轮较硬,缺陷不会消失的。。。放心。。),光线的辅助会让亮点格外显眼。
    最后,讲讲挂档卡。同步器的结构并非越复杂越好,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同步器的结构反而越来越简单。简单的结构会让同步换档过程清晰明了,干脆利落。这种操纵快感是每一个驾驶者期望得到的。不过其中一个比较重要却不起眼的零件一直被人忽视了,大家一直忙于计算同步容量,忙于核算同步力矩,却没考虑它的作用,嗯,不错,是同步器弹簧。同步器弹簧的设计,很多人归结为一个弹性片,其实,差矣。。弹簧的直径,弹性力都是表面的东西,都需要核算,但是开口弹簧末端的设计与闭合弹簧的波形,一直是个盲点(当然也不排除兄弟我坐井观天,见识不高)。
    以上,是俺的洋洋洒洒的工作感言。国内手动变速器的发展年头不低,到现在为止貌似已经很成熟,但是深入了解后,就会发现国内急功近利的工作方式,让MT的知识根基不牢,不说变速器耐久试验的不严谨(从国标就能看出,好多试验只是泛泛之言),也不提变速器设计知识的陈年老旧(这么多年了,理论还是理论,现实却仍未改变,有多少主机厂抱着外企N年前的技术,一年又一年),单单是零部件设计上,我们就缺少了推陈出新的东西,也缺少了深入研究的动力,好多人今天做了同步器,明天就跳槽做了离合器,再后天就开始做销售,玩起了营销的把戏。
    当然这也是国内政策的影响,踏实做手动变速器,早晚发不了财,也做不了大官,再加上现在一窝蜂的去炒自动变速器的噱头,手动变速器发展,更是雪上加霜。
    好了,就到这里了,说的不对,还望大家指正,俺毕竟入行也不久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7-5-2017 07:03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15-7-2016 21: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vdsz发生地方都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11-2012 2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总结的。
    挂档难不光与同步器有关,还与你操纵结构的形式,整车的拉索布置等有关。有时候你变速器单独控制没有关系,但是如果装车后就又是另外的感触,静动态还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漏油有很多的地方,油封是主要方面,但是其他的放油塞,你的各个螺栓的连接面等。通气塞也会在高速情况下,漏油的。
    其次,异响方面,齿轮和轴承的响动是变速器异响的主要方面,有时候在干涉的地方也有响动,你例如拨叉和齿套,各个侧隙的控制等
    最后,同步器的调整就更复杂了,单锥,双锥,三锥等
    呵呵,总之总结的很好,学习了。多交流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 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 6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11-2012 14: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最后的一番感言才是 手动变速器 三大难的根本原因所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5-6-2017 20:2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5-11-2012 22: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齿轮方面的异响确实很难排除,我遇到过重新装配以后异响消除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11-2012 21: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精辟,佩服,佩服。其实变速器上的问题,大多是系统问题,倒置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不是单一的,在解决问题时,尽量全面考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14-6-2015 21:0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12-2012 21: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析,借鉴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6-6-2015 08:3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4-12-2012 15: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zc39 发表于 13-11-2012 14:07
    楼主最后的一番感言才是 手动变速器 三大难的根本原因所在。。。。

    额,这个确实,每一个在这一行工作的人都感觉举步维艰,不过看最近国内形势,经济重心逐渐向实业方向发展,能感受到国家要把泡沫经济改善一下的决心,值得期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6-6-2015 08:3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4-12-2012 15: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谭鑫 发表于 18-11-2012 21:52
    总结的很精辟,佩服,佩服。其实变速器上的问题,大多是系统问题,倒置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不是单一的,在 ...

    谢谢,一点工作中的感悟,虽然不是做变速器的汽车人,都保留着对变速器有一个肤浅的理解,即变速器主要是零部件问题,真正上升到系统上,做出理论研究的,真的很少,不过国外资料中有许多借鉴的地方,但翻译过来的很少啊。。。。在老外主机厂中都保留了大量的设计标准及各种规范,拿出来都是让人顿悟的东西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6-6-2015 08:3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4-12-2012 15: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rudder 发表于 15-11-2012 22:32
    齿轮方面的异响确实很难排除,我遇到过重新装配以后异响消除的。

    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同样的零部件,同样的装配工具,以及同样的装配人员,拆解后确实存在异响消除,说实话碰到这样的问题比较尴尬。我处理这样问题的基本想法是故障再现后,进行高强度磨合,查找痕迹。。不过这样的方式太麻烦,仔细分析一下这样的情况,我认为这样的异响是装配过程产生的误差,发生几率较小,排故过程中仔细确认零部件没有问题后就可以合格下线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6-6-2015 08:3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4-12-2012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007小黑 发表于 13-11-2012 21:07
    挺好,总结的。
    挂档难不光与同步器有关,还与你操纵结构的形式,整车的拉索布置等有关。有时候你变速器单 ...

    呵呵,大方面的东西太多了,这就是做变速器的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12-2012 20: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价贵,大家都是赚钱高于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3-2018 16:2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6-12-2012 09: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LZ太谦虚,从你的帖子看出,其实你看问题是很有深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6-11-2016 08: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9-1-2013 10: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应该静下心来,做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1-2013 10: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挂档卡,基本就是同步环性能,但跟挂档时油温也有关,布置方面因为比较直观,如果不合理,很容易发现;
    异响,综合性问题,它不仅与齿轮轴承转动有关,还与变速器使用过程中(齿轮转动过程中),润滑油被动流转与壳体内部的摩擦产生异响,所以与壳体内部结构有关;
    漏油,市场反馈时有发生,大多都是油封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6-6-2015 08:3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3-2-2013 16: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额,关于异响中,润滑油被动流转与课题内部的摩擦产生异响方面能否详细讲点儿。。。第一次听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7-7-2025 20:11 , Processed in 0.444355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