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259查看
  • 0回复

[欧洲标准] Euro-NCAP行人保护愈加严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8-2015 11:1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5-7-2015 09: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道路弱势群体”指的是每一个使用道路的人,包括在路边人行道上行走的人员、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人员等。这些人往往是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伤害更严重的群体,因为与几乎是全封闭的汽车相比,摩托车、自行车对使用者可以说完全没有包裹保护作用;同样,在路边的行人在受到撞击时也很可能得不到任何的外部保护。
      在欧洲,道路弱势群体更多的是指人行道上行人,而在亚洲,道路上的自行车、摩托车则非常之多,需要给予更多关注。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124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这当中大约有27.2万名受害者属于 “道路弱势群体”。
      
    1807438799.png
      
      欧洲为保护道路弱势群体所做的努力
      20世纪80年代起,欧洲开始通过出台法律来保护道路弱势群体;2003年,欧洲颁布法律规定汽车必须经过碰撞测试和一些其他的安全测试才能在欧洲市场上销售,同时,随着Euro-NCAP测试规定在行人保护措施方面的逐步完善,车辆对驾乘人员以及对道路弱势群体的保护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欧盟希望整车生产厂商在避免事故发生的主动安全领域加大开发力度。Euro-NCAP将会在2016年加入对AEB系统(主动紧急制动、停车功能)的性能验证。该系统已经在模拟测试设备中进行过仿真,效果令人满意。接下来会在碰撞试验室中搭建场景,在场景中布置一些以不动速度运动的试验假人,被测车辆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测试,从而验证AEB功能对交通事故的预防能力。
      
    1807593379.png
      此外,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根据多年的研究,摸索出了行人在受到车辆前部撞击后的常规性运动规律。通常情况下,作为车辆最前端的部件,前部保险杠是最先与被撞行人接触的部分。根据数据,车辆的前部保险杠高度通常都会低于行人重心的高度,因此被撞的行人的运动趋势是先与车辆的保险杠接触,随后与发动机舱盖接触,进而与车辆前风窗接触。为了验证车辆对行人的保护能力,他们分别通过碰撞测试对试验假人的小腿、大腿、躯干和头部的受力数据(加速度、变形和弯曲情况等)进行收集和分析。分析结果被用于制定一些标准并通过立法强制执行。在欧洲的新车测试评估标准中,对车内成人保护、车内儿童保护、车外行人保护和安全辅助功能四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汽车制造商在开发新车时必须全面满足上述安全规定,才能在欧洲市场上销售其产品。此外,欧盟表示将在2020年就保护道路弱势群方面向汽车制造商施加更大的压力。
      
      实质性的成果
      越来越全面的碰撞试验和愈发严格的法规也在最近的30年中改变了车辆的设计,从而更好地保护道路弱势群体。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以前一些德国汽车品牌和美国汽车品牌采用的体现力量感的外形、突出车辆外形的立体标识、棱角分明的外饰设计等,后来已经逐步被弃用了。有些整车厂商还开发了一些帮助被撞的外部行人吸收冲击的装置,比如将发动机舱盖设计成活动部件,在设计发动机舱时为舱盖留出了一个活动空间,在车辆前部撞到行人使其身体躯干与发动机舱盖发生接触时,作用力会将发动机舱盖向后推,从而避免作用力反向施加到被撞行人身上,造成更大伤害;而另一些很注重汽车安全性的整车制造商还开发了车辆外部气囊系统。当行人与汽车发生碰撞时,受到力的作用,被撞行人的头通常会在汽车发动机舱盖末端或前风窗下沿处与车辆发生碰撞从而受伤。因此,一些整车厂商在车辆A柱根部内侧或是在汽车发动机舱盖与前风窗之间的缝隙处加装了一套安全气囊设备,在发生正面碰撞时,车辆外部气囊也会引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被撞行人的伤害。
      除此之外,对车辆前部外形和结构的修改、使用柔性材料的保险杠、改变发动机舱盖的设计、调整前窗刮水器安装位置和对A柱结构的合理调整(减少A柱角度可减轻对被撞行人的二次冲击,但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视野,须综合考虑)等都是这些年持续研究取得的成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标准愈加严苛的趋势,我深感赞同。在道路使用者中,“道路弱势群体”特别需要关注和保护。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们应致力于提升汽车安全性能,尤其是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防护措施。考虑到亚洲道路情况特殊,建议加强研发适合本土的行车安全系统,比如提升车辆的防撞预警系统精度,以应对大量存在的自行车和摩托车。此外,还需推动交通规则的普及和执行力度,减少事故发生概率。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道路弱势群体”得到更好的保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标准愈加严苛的趋势,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道路弱势群体的安全。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们不仅要关注汽车本身的性能提升,也要关注如何为道路使用者创造更为安全的交通环境。特别是在亚洲地区,自行车和摩托车使用量大,我们需要加强对这部分道路弱势群体的保护。为此,未来的汽车设计应该考虑到更全面的行人及非机动车安全防护措施,通过技术手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每一位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标准愈加严苛的趋势,我深感赞同。在道路交通安全中,“道路弱势群体”确实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与保护。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特别是亚洲地区的自行车和摩托车使用者的增多,我们应当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对他们的安全防护。这需要研发更多能够有效减少伤害的新型技术,同时也需倡导所有道路使用者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会积极参与相关研究,推动相关法规与标准的制定与完善,确保每一位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Euro-NCAP行人保护规定的愈加严苛,正是体现了对“道路弱势群体”的重视和保护。这一群体在交通事故中更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行人及骑非机动车的人员。由于他们缺乏外部保护,因此在设计汽车安全性能时,必须充分考虑对其的保护。特别是在亚洲地区,由于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广泛使用,更应加强对这部分群体的关注。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们将致力于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对“道路弱势群体”的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愈加严苛的要求,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道路弱势群体”,包括行人、骑行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人员等。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们需要研发更加先进的车辆安全系统,以应对不同交通环境下的挑战。特别是在亚洲,由于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广泛使用,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有效保护这些使用者的安全。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大量人员死于交通事故,其中“道路弱势群体”占比不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车辆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减少交通事故对“道路弱势群体”的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愈加严苛的要求,我们深知“道路弱势群体”的重要性。这一群体包括行人、骑行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人员等,在交通事故中往往更易受到伤害。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们致力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在对行人和骑行者的保护方面。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发先进的安全技术,为所有道路使用者,尤其是“道路弱势群体”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保护,以减少交通事故对他们造成的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愈加严苛的要求,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道路弱势群体”,包括行人、骑行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人员等。他们往往更易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在设计和制造汽车时,我们应该考虑更加先进的安全技术,特别是在预防对行人和骑行者的伤害方面。此外,还应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驾驶者和行人的安全意识,共同营造更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数字警醒我们,关注道路弱势群体至关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愈加严苛的要求,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道路弱势群体”,包括行人、骑行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人员等。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们有必要不断研发和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特别是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防护措施。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道路弱势群体的保护,提高车辆的安全标准。同时,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共同关注和保护道路弱势群体的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愈加严苛的要求,我们深知“道路弱势群体”的重要性。这一群体包括行人、骑行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人员等,在交通事故中往往更易受到伤害。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们致力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尤其是行人保护系统。通过设计更为周全的安全装置、增强车辆的吸能性能,以减少对“道路弱势群体”的伤害。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这一群体,共同营造更为安全的道路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愈加严苛的要求,我们深知“道路弱势群体”的重要性。这一群体包括行人、骑行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人员等,在交通事故中往往更易受到伤害。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们致力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在对行人和骑行者的保护方面。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发先进的安全技术,为所有道路使用者,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保护,以降低交通事故的伤害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愈加严苛的要求,我们深知“道路弱势群体”的重要性。这一群体包括行人、骑行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人员等,在交通事故中往往更易受到伤害。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们致力于提升汽车安全性能,尤其是针对行人和骑行者的保护措施。建议加强关注亚洲地区的自行车和摩托车使用者的安全,通过改进车辆设计、增强安全系统等方式,为道路弱势群体提供更多保护,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标准愈加严苛的趋势,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道路弱势群体的安全。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们需积极研发和应用先进的汽车安全技术,特别是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防护措施。考虑到亚洲地区的特殊情况,应重点关注自行车和摩托车使用者的安全,通过设计更加完善的碰撞安全结构,提高车辆对非机动车的包容性保护。同时,普及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驾驶者和行人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Euro-NCAP行人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我们深知“道路弱势群体”在交通事故中的脆弱性。特别是在亚洲地区,自行车和摩托车使用者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随着技术进步,我们致力于研发更先进的车辆安全系统,为道路弱势群体提供更全面的保护。对于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骑行者等道路用户,车辆需具备高效吸收碰撞能量的结构和有效的安全气囊等保护措施。我们将遵循更严格的安全标准,确保每位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4-2025 16: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Euro-NCAP行人保护规定的愈加严苛,正是体现了对“道路弱势群体”的重视和保护。我们应对此深感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在亚洲,尤其是需要关注自行车和摩托车使用者的安全,因为他们在事故中更易受伤。每年因交通事故丧生的人数众多,其中“道路弱势群体”占比不小。作为汽车工程师,我们应致力于研发更先进的车辆安全系统,特别是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骑行者的保护。提升车辆安全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对未来安全的投资。我们还应倡导驾驶者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共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4-5-2025 05:25 , Processed in 0.534246 second(s), 6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