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楼主: cartech8.com

[发动机标定] 发动机标定过程中,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应该减少还是增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11-2008 21: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速增加,相同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增大,要保证最高爆发压力在上止点后10°左右,提前角应增大;
负荷增加,进入汽缸的混合气量增加,压缩终了汽缸温度升高,燃烧速度加快,提前角应减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08 08: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合电子的的台架标定。在标定扭矩模型时,最大点火提前角应该负荷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小。
转速越高,点火提前角越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11-2008 11: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提到的问题不是简单提前或滞后的!
因为从发动机燃烧角度考虑如果负荷加大,转速不变,混合气完全燃烧率下降,导致废气缸内余留增加,这个角度考虑应该加大点火提前角
如果从发动机爆震,发动机燃烧温度,发动机排放,等考虑大负荷不宜过大点火提前角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4 积分鼓励【重在参与,不以对错论英雄】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1-2008 09: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火提前角减小

应该退点火角,燃烧速度快,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会导致排温过高,所以要把握平衡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4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12-2008 16: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jsme 于 30-10-2008 16:09 发表
负荷增加,缸内温度较大,应该减小点火角

对,就是他说的,从缸温考虑,减小点火角
如果是负荷不变,转速变大,就从燃烧速度考虑,加大点火角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12-2008 22: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负荷增大,转速不变,发动机的喷油量增加,为了形成充分可燃混合气,进气量会相应增大,此时提前角应当减小,否则会影响燃烧的质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3-2009 15: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明确:“转速不变的前提下,负荷增加时点火角是增大还是减小?”
答案肯定应该减小啊!随着转速的增加点火角应该增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3-2009 20: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速不变的前提下,负荷增加时点火角是增大还是减小?”

理论上说,转速不变的前提下,负荷增加,则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扭矩将增大,缸温和缸压将增高,混合气燃烧速度将加快,所以应适当减小点火提前角;但同时,缸温增高易引起爆燃和表面点火,又应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所以到底是增大还是减小点火提前角无法确定,应依据实际和试验情况而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3-2009 20: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楼 cartech8.com 的帖子

从理论上说,点火角提前,发动机点火燃烧期延长,那么发动机在运转中,燃烧就更充分,性能就得到提升。但这是以爆震传感器的闭环控制为前提的,在不发生爆震前提下,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越大越好,功率大,排放优;
    而若汽油发动机转速固定,负荷增加,压缩终点的温度和压力均增大,燃烧速度加大,为了不产生爆震,点火提前角应该在不发生爆震前提下,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尽可能大,若发生爆震,则应减小;最理想的发动机工作状态是轻微爆震,此时性能最佳。
    一般做点火角的MAP时,不同转速、不同的进气歧管压力(就是负荷)要标定网格上的所有点的,达到最佳的的扭矩、爆震安全、排温的匹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6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5-2012 08: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淡 发表于 29-5-2012 05:33
发动机出现爆震,不宜减小已经合理的初始点火提前角。应降低压缩比或提高汽油标号。降低压缩比很容易,只要 ...

这位哥们说的是发动机的设计阶段吧。
在一款发动机实际运行中,如何改变压缩比或者提高汽油标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5-2012 05: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应该是点火提前角不变。因为转速是由负荷决定的而点火提前角是由转速决定的。如果负荷增加但发动机转速却不变,那就必须通过换挡降低传动比来实现输出高扭,点火提前角依然不会发生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5-2012 05: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qichebaobao 发表于 27-8-2008 19:57
前一端时间正好遇到这样的案例:发动机出现爆震,推迟点火角5度左右,发动机功率下降3-4KW;
结合楼主的问 ...

若是有功率下降百分比可能会更好,因为小功率发动机下降3KW就不得了,而大功率发动机下降这么点无所谓。对正常工况的发动机推迟初始点火角5度左右,发动机功率会下降得非常多的,至少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5-2012 05: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动机出现爆震,不宜减小已经合理的初始点火提前角。应降低压缩比或提高汽油标号。降低压缩比很容易,只要降低活塞高度一点点即可,凸头的削为平头就可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2012 10: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减小,再增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6-2012 12: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郁闷了
转速不变、负荷增大、点火角减小,必然的!(这是从全局角度讲,全负荷部分另说)当然,不能说负荷只增大1%来比较点火角,那就没有意义了。(曾经有个国内知名学校的发动机专业知名教授博导让我帮他从alpha1%-100%按照step1%来做万有特性,不是国内的砖家都是搬砖出身的没长脑子,就是现在国内的台架控制和测量水平已经发展到极点,已经达到没事找事干的程度了)
1、这个和排放没有直接关系,直接说,转速不变、负荷增大,点火角如果不变,NOX肯定是增加的,为什么,燃烧温度增大了很多,但别忘了还有EGR呢,没有必要用减小点火角损失功率和油耗的方法。所以说从排放角度看,不是一定要减小点火角的;
2、爆震也不是充分条件,因为低转速中低负荷的大片区域是没有爆震的,点火角再大都没有爆震,没有爆震为什么要推迟点火角,所以这也不是原因;
3、有人说是排温的影响,没错,排温和点火角是有一定关系,不过是点火角越大,排温越低,如果排温高了你还推迟点火角的话,那就只能等着把发动机烧坏了。同时,这一点也和低速段不符合,低速段很少有排温高的情况;
4、其他乱七八糟的解释我实在是理解不出来;
就是排除爆震排放等影响,点火角也不是越大越好。研究过点火效率都会知道,发动机性能是随着点火角的增大到一定值后反过来降低的,所以,点火角增大,发动机性能是先增大后降低。所以现在部分厂商的标定工程师调整基本点火角时是靠扫描数据的,大范围扫描,尽量都扫描到性能下降的点,然后设置最佳性能点火角为基本点火角,之后这个扫描数据还可以直接拿来计算扭矩模型用。
说了这么多,那为什么转速不变、负荷增大、点火角要减小呢?
主要是因为进气量增大,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增大,燃烧温度上升,燃烧速度加快,燃烧放热率曲线偏移造成的。
其实衡量单工况点点火角好坏的最直接参数就是50%放热率,精度也不差(至少我认为比点火角扫描的精度要高,扫描不可能step0.5度扫吧,但这种方法就可以step0.5),所以我一般都是先按照50%放热率作为点火角的第一基准,排放、排温只是一个参考量,如果产生爆震,再以爆震为基准对点火角进行调节。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精度也是可以保证的。
欢迎拍砖。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4 积分 +1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 1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4-2024 12:59 , Processed in 0.29010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