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一线天

[发动机标定] 碳罐的燃油蒸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允许进入发动机中进行燃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6-2011 23: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碳罐电磁阀的开启实际上是由发动机电脑ECU控制的,电磁阀的开启时间是在标定的时候就需要确定的,在怠速工况的时候,为了确保稳定的怠速,电磁阀是不开启的,因为如果电磁阀打开,会从燃油管路带入部分空气,造成空燃比大于14.7,混合气过稀,从而造成怠速不稳;在中小符合工况电磁阀是打开的;在大符合工况的时候,电磁阀也是关闭的,因为大符合的时候追求的是动力性,所以喷油量是比较多的,这时候也不允许再从油路混进空气,比如我们再爬坡时,如果电磁阀打开,从油路混进了空气,混合气变稀,发动机的功率会下降,汽车可能就没办法爬坡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 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6-2011 13: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怠速和全负荷时,碳罐电磁阀不打开,其他工作条件时打开,因为:怠速时发动机要确保怠速稳定,而全负荷时要确保发动机输出最大功率,这两种条件是不会打开的,还有:打开碳罐电磁阀对喷油脉宽是不会有影响的

原来如此,学习了,多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8-2011 05: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蒸发物排放要求,EMS中设计了蒸发物排放控制系统,简单点说就是碳罐控制,基本的原则就是尽量不影响空燃比并满足法规要求。据我所了解的,碳罐打开的条件有水温限制,启动温度限制,启动后的时间限制以及不允许有相关的故障产生和没有失火,有失火关闭碳罐是出于保护催化器考虑。至于什么时候打开,这就是匹配的问题了,怠速时可以关闭也可以打开,只是打开时碳管的冲洗流量不会很大,开着的时候也不会一直常开,会和混合气自学习交替进行,这主要取决于控制策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10-2011 21: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当油箱中的燃油i蒸汽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将与碳罐连接的双通阀打开,此时燃油蒸汽通过废弃回收管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然后与空气混合,再进入气缸进行燃烧。国家对汽车的燃油蒸发排放有一定的要求。整车厂在汽车出厂前都会对燃油蒸发系统的气密性和畅通性进行检测。此过程就会检测碳罐上的双通阀在一定压力下是否能打开。所以,当油箱中的蒸汽压力足够打开双通阀时,燃油蒸汽就会进入发动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0-2011 12: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又称PCV【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positive确定的;明确的;确实的;刚性的;强制的;动作精确的     Crankcasen. 曲轴箱;曲柄箱    Ventilationn. 空气流通;通风设备)】系统。在发动机工作时,会有部分可燃混合气和燃烧产物经活塞环由气缸窜入曲轴箱内。当发动机在低温下运行时,还可能有液态燃油漏入曲轴箱。这些物质如不及时清除,将加速机油变质并使机件受到腐蚀或锈蚀。又因为窜入曲轴箱内的气体中含有HC及其他污染物,所以不允许把这种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现代汽车发动机所采用的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就是防止曲轴箱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的净化装置。
     汽油箱中的汽油随时都在蒸发汽化,若不加以控制或回收,则当发动机停机时,汽油蒸气将逸入大气,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汽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功用便是将这些汽油蒸气收集和储存在炭罐内,在发动机工作时再将其送入气缸燃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10-2011 01: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碳罐打开时刻是由ECU控制碳罐电磁阀打开确定,而电磁阀何时打开是由占空比来决定的!同时其打开肯定会对喷油脉宽有影响,因为其打开由ECU控制,因而ECU是将燃油蒸汽的油量计算在内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10-2011 22: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我发现在大众车上,怠速时也会打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10-2011 11: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joydeng 发表于 7-2-2010 20:35
同意以上说法,燃油预控量中将要减去碳罐燃油量rkte_w

呵呵 rkte_w
那么说就是UAES的 ME7系统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2012 15: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 有点乱。
1.个人认为 ,有人把双通阀和电磁阀混了,双通阀在碳罐吸附口和油箱之间,是否开启取决于油箱压力。 电磁阀在脱附口和发动机之间,是否开启取决于发动机ecu的标定。
2.双通阀开启电磁阀不一定开启,电磁阀开启时双通阀开启。
3.双通阀的问题 , 当油箱负压时,大气会通过碳罐和此阀进入油箱,会带着碳罐中的蒸汽吗?
4.油箱正压力过大时,有个限值3.63kPA,超过这个会怎么样,高手给解释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6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2012 12:2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9楼正解,炭罐和进气歧管的连接管路上通过电磁阀控制,电脑根据水温,转速控制电磁阀的通断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3-2012 14: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情况下,进入闭环控制后开。由氧传感器修正喷油。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3-2012 14: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EU循环中,城市工况碳管电磁阀打开的时候很少,在城郊工况中基本在70公里/时以上会打开且时间会长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3-2012 14: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怠速时碳罐电磁阀是不打开的,碳罐电磁阀打开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与转速、水温、空燃比反馈有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6-2012 17: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怠速稳定后电磁阀是会打开的,不信你在启动前拔下碳罐和电磁阀之间的真空管,启动后电磁阀不会打开,一但怠速稳定后(3-40秒这样)电磁阀就打开了,但不会一直打开,维持2-30秒又关闭了,原地继续怠速,1-2分钟后又打开2-30秒然后关闭,在行驶过程中当加速时(大油门,进入行驶开环工况)会关闭,速度稳定后或者大油门然后回一点定住油门一会就进入了闭环工况,这时候电磁阀打开清洗碳罐,为什么有时我们大油门接着回一点比一直大油门动力会更好和更省油一点我想就是这个碳罐的汽油蒸汽吸入参与燃烧做功的结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6-2012 21: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电喷系统碳罐阀打开基本条件:
1、炭罐冲洗时间分配内
2、水温大于允许打开阀值
3、工况规定最大冲洗率大于0

炭罐阀控制要素:
1、打开的速率
2、由最大冲洗率决定的最大开度
3、空然比偏差引起的开度修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5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9-11-2025 00:26 , Processed in 0.54921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