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7165查看
  • 7回复

[发动机电子] 发电机到电池之间是怎样工作的??? 怎样充电的???插头上的线的作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6-2011 14: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动机启动时,由蓄电池向电动机供电。此时电动机是他励状态,即由蓄电池供给励磁电流。随着汽车启动、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发电机所产生的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电动机进入自励状态。此时蓄电池就不起作用了。 但其连接线不能断开,否则发动机怠速时转速过低,仍有可能导致电动机不能发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3-5-2011 08: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大家好 请问发电机到电池之间是怎样工作的??? 怎样充电的???插头上的线的作用??? 谢谢大家 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5-2011 16: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版主此贴 ,相当精辟 http://www.cartech8.com/thread-25513-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5-2011 10: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5-2011 11: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蓄电池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板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板作正极,并用1.28%的稀硫酸作电解质。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为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为硫酸铅。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发电机是汽车的主要电源,其功用是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怠速以上),向所有用电设备(起动机除外)供电,同时向蓄电池充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2011 07: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起动机的唯一电源是蓄电池  发电机停转或转速低时蓄电池供电   高速时发电机和调节器给整车供电 蓄电池充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6-2011 12: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电机电压超过蓄电池电压时,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
发电机电压较低或不发电时,由蓄电池向用电设备供电。
发电机超负载时,蓄电池协助发电机供电。
启动时由蓄电池给起动机供电。
蓄电池还可以吸收电路中的瞬变过电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15-12-2017 07: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4-6-2011 23: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电机和电池是汽车上两大并联的电源,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工作的,谁离开谁都不能正常工作。汽车在不起动的时候由电池向全车用电设备供电包括发电机所需的工作电源,就是你所问的插头上的线的作用就发电机的工作电源线。汽车起动后发电机正常工作就会产生比电池高的电压(12V车产生13.4-14.75V,24V产生26-28V)向电池充电及向所有用设备供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7-5-2024 08:29 , Processed in 0.27344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