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楼主: gsbz

有了解重汽EGR发动机的吗?来讨论下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3-2009 16: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明白了,你怎么就总是认为我说的数是没有依据的呢,难道你就非得让我把潍柴和博世签订的协议拿到你面前你才满意吗?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必要再和你讨论了,大家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3-2009 12: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柴油机不甚了解,希望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3-2009 12: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残余废气的定义

我们现在用的《内燃机学》(周龙保编)上的定义是,上循环残留在汽缸的废气与本循环汽缸内气体总质量之比。
  而在原来的发动机原理书上却定义为,上循环残留在汽缸的废气与本循环吸入的新鲜充量之比。
  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3-2009 21: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怀疑

现在国产的稳定性还是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3-2009 17: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创新

重汽的EGR虽然临时通过了发改委的公告,我们还是应该研究共轨技术和单体泵技术,这才是发展的方向。我们应该拥有该项技术,不能让国外卡脖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3-2009 17: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汽的EGR是*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5-2009 17: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大讨论啊,对这个不太熟悉,不过我定了潍柴的共轨的霸龙5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5-2009 16: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公司也做了全行程电控可变喷油泵(凸轮升程14,柱塞9.5~10.5),在大柴498上做了试验,高速时功率上不去,并且烟度教大。其一:可能是这种泵的转速是合体低转速的发动机,并且感觉这种导向长的的柱塞偶件加工起来较困难,要用枪钻加工。其二:电控部分也较为难做,控制的因素较多。其三:对零部件的要求较高,如供油间隔夹角、油量的一致性控致等等都需要零部件的精度来实现。
    所以这种泵是否有市场?现有的加工水平能否满足排放得要求,我想还有待我们的考虑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6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6-2009 2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汽EGR的横空出世??

EGR 是 发动机 epa 07 的标准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6-2009 09: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柴油机排放控制措施

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国外最近要求商用车柴油机的NOx降低40~50%,PM值大幅降低。欧洲及美国对排放限制进一步严格。欧洲2005年实施欧Ⅳ,要求NOX排放限值3.5g/Kw.h,PM排放限值为0.02g/Kw.h,2008年实施欧Ⅴ中,NOX排放限值2.0g/Kw.h,PM排放限值为0.01g/Kw.h,而2010年,NOX限值要求达到0.2g/Kw.h。据悉,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发布了我国重型车用发动机达欧洲III、IV、V阶段排放标准的正式时间表。根据规定,中国达欧洲III、IV、V阶段排放标准分别于2007年、2010年和2012年的1月1日开始执行。达到欧III标准的发动机将会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并且为强制性,从新标准实施开始的第一年起,所有新车型必须达到新标准要求才能上目录,而中国的欧II发动机则将从2008年1月1日起停止销售。应对如此高的排放限值,其焦点是控制NOX和PM值的问题,特列举一些国内外车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的新趋向。
1. 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共轨喷油是一种柴油机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在实际中已得到应用。由电控单元(ECU)控制并联在一个高压蓄油管道上的多个喷油器,称为共轨喷油。对于直喷式柴油机来说,只有提高喷油压力(180~200MPa),才能使燃油分布均匀、加速油气混合的速度、改善燃烧条件、减少碳油微粒的生成量;其预喷、主喷、补喷多段式的喷油特性,使之工作柔和、改善燃烧条件和净化性,减少NOX 的生成量。目前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已成为主流产品,该技术占领先地位的供应商为“博世”、“德尔福”、“西门子”、日本“电装”等公司。
2. 增压、中冷技术
     增压可使柴油机在排量不变、质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达到增加输出功率的目的。与相同功率的非增压柴油机相比,增压柴油机不仅体积小、质量轻、功率大,而且还降低了单位功率成本。但由于空气压力的提高就是空气密度的提高,必然会使空气的温度也同时增高。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出风口温度也会随着压力增大而升高。温度提高反过来会限制空气密度的提高,要提高空气密度就要降低增压空气的温度。据实验显示,在相同空燃比条件下,增压空气温度每下降10℃,柴油机的功率就能提高3~5%,还能降低排放中的NOX,改善发动机的低速性能。因此,就产生了中间冷却技术。目前大都采用空气冷却式中冷器,可安装在发动机前面、旁边或者另外安装在一个独立的装置上,其波形铝制散热片和管道与发动机水箱类似,热传导效率高,可将增压空气的温度冷却到50~60℃。该技术已成为先进柴油机必不可少的装备。
3. 废气再循环(EGR)
    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温度、进气流量、排气温度控制电磁阀适时地打开,进气歧管真空度经电磁阀真空膜室膜片拉杆将EGR阀打开,排气中少部分废气经EGR阀进入进气系统,与混合气混合进入气缸参与燃烧。少部分废气进入气缸参与混合气燃烧,降低了燃烧时气缸的温度,因NOX是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生成的,故抑制了NOX的生成,从而降低了废气中的NOX含量。但是,过度的废气参与再循环,将会影响混合气的着火性能,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特别是在发动机怠速、低速小负荷及冷机时,由ECU控制废气不参与再循环,以免发动机性能受影响;当发动机超过一定转速、负荷及达到一定的温度时,ECU控制少部分废气参与再循环,而且,参与再循环的废气量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温度及废气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以达到废气中NOX最低。以斯堪尼亚重卡柴油机为例,配置了EGR和涡轮气体混合装置,将符合质量要求的废气返回到发动机中,使NOX降低了30%,碳油微粒降低了80%,从而达到了欧Ⅳ标准。
4. 均质压燃着火燃烧方式(HCCI)
    均质压燃着火燃烧方式是在压缩过程中较早喷射燃油,在较长的着火延迟期中压缩稀混合气使之着火,其核心是低温和预混合燃烧。目前国内外均在进行此项研究。其目的是降低对催化器的依赖,甚至可不要催化器,就能达到欧Ⅳ以上标准。
5.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
    这是一种机外净化系统。基本原理是以氨水作为催化剂,催化前加入浓度为32.5%的氨水,将有毒的NOX转化为无毒的N和水蒸气。由于氨水本身是一种有毒物质,不能直接在公路上使用,在发动机管理系统(AdBlue)的控制下,能够水解出所需氨水,并喷入废气流中。戴-克Actros、沃尔沃FH12重卡所用Blue Tec技术使之达到欧Ⅳ、欧Ⅴ的基础就是SCR系统,Blue Tec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它适用于含硫柴油。
6. 连续再生式捕集器(CRT)
    又一种机外净化系统。该系统是一种能不停地捕集碳油微粒的滤清器,并通过控制发动机和加速共轨的喷射,提高排出废气的温度而使捕集到的碳油微粒重新燃烧。如依维柯的欧Ⅳ、欧Ⅴ发动机上除采用了EGR、SCR、AdBlue系统外,在总质量大于5t的车辆上还配置了CRT系统。

    综上所述,商用车柴油机满足欧Ⅳ、欧Ⅴ标准国内外各汽车厂商、柴油机及相关配置供应商均在竞相作出努力,将研究成果迅速投产,不少车辆超前达到欧Ⅳ、欧Ⅴ标准。但排放限值每提高一级,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因此选购车辆要围绕国家实行限值标准的年份、成本及车辆寿命期结合一起综合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6-2009 09: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中国重汽国三发动机有两种,一是高压共轨,2005年开始试验装车。二是EGR,2008年6月份推出的。其国四发动机在上海车展上展出(连同AMT手自一体变速箱),也已试验装车。中国重汽EGR发动机是以“高压共轨”国三机为基础,自主研发了“电控预行程可调高压油泵+八孔欧三油嘴+电控EGR(废气再循环)+传感器+ECU(电控单元)”组成的电控EGR国3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热心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6-2009 11: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汽

重汽EGR一般是不怎么用了,虽然在刚开始时候发动机都装的,但是在行驶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堵塞的故障,有时还会影响高压油泵的机油润滑等(如潍柴动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6-2009 17: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器的EGR是自己研发的马,博世有对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6-2009 22: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体泵在目前来说,过渡阶段很实用!EGR再便宜也没单体泵便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6-2009 20: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9-11-2025 18:59 , Processed in 1.137653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