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楼主: yinqing

[汽油发动机] 可以这样计算空燃比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2018 11:3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8-8-2014 14: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奥、先看在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8-2014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你们,感觉未完待续,我想,我在等你们的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30-6-2015 10:2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6-8-2014 17: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yinqing 发表于 25-10-2012 12:35
    压缩比=(气缸容量+燃烧室体积)/燃烧室体积。把汽缸盖的燃烧室一侧铣去一定厚度(容积),压缩比就提高了 ...

    压缩比=(气缸容量+燃烧室体积)/燃烧室体积?,按照楼主的改装方法,用铣刀扩大燃烧室,非但没有提高压缩比,反而减小了压缩比。。。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9-2014 14: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期待楼主给出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14 14: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开心能看到这么精彩的帖子,花很长时间一字不落的看完。服务楼主的专研精神,也赞同科班技术人员非常专业的质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14 15: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发动机改装、实验狂热分子,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想说:第一、双方坚持的结果和道理都没错,但是显然楼主太过于固执了。楼主说降低油耗是确实的,因为我也曾经将实际压缩比(注意不是物理压缩比)提高至15左右测试过,相同驾驶习惯即使不稀薄燃烧也要节油不少,但是这个代表不了先进性,道理很简单扭矩大了功率高了。能代表先进性的是如何控制得住爆震这个拦路虎,就想马自达创驰技术一样,楼主在文中压根就没提。所以省油也没有意义,因为你的发动机寿命降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14 15: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楼主太犟嘴,专业人士提到的整车油耗和发动机实验油耗是两码事,后者才能作为检验标准,这个没错呀?你自己开个车和专业节油王驾驶员开个车油耗能一样吗?总强调自己实际驾车省了多少?你的驾驶习惯有没有改变谁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14 15: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热爱并科研是没错的,但是不能抛开经典物理化学定律不顾,走入极端,认为汽车企业搞研发的都是纸上谈兵,理论都是屁,只有实践才是真确的答案,那你也得看看这个实践结果的误差如何吧?计算出来的结果和实际不一样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实验误差导致的,学工科懂实验误差控制原理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常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14 15: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楼主的项目理念,其中很多跟一些经典的理论是相悖的,例如燃烧学燃烧速度。所以我是不看好这个项目的,理论是很有用的东西,有些事情只要你跟正确的理论相违背,那么结果一定是错误的,有时候是虚假的实验结果骗了你。楼主要有这个认识,否则路子会走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14 15: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本人目前正在做乳化燃烧方面的改装实验项目,也在大量的学习新的知识,希望能够结交更多的相同志趣、可以相互为师的工友,盼望能有一帮这样的工友彻夜长谈。我的QQ:504332831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0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14 15: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邹小松 发表于 8-1-2014 20:04
    呵呵,你还别说,考察一个发动机性能如何,就只看含排放的外特性和万有特性。而做车首先是做发动机,因此 ...

    顶你,参考帖子最后的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14 15: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能会说,我开了好几万公里了没事,发动机都没事,那你是没做完整全工况实验,你把油门踩到底,重负载情况下测试测试,确保你不出2000公里缸盖开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1-2014 21: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1.怠速条件下做是不对的,因为有扭矩预留,节气门开度变化直接影响空然比的变化
    2.调整喷油脉宽改变喷油量是可行的,同样不能在怠速区,因为此时的喷油器特性曲线很接近非线性区。同时,曲线不经过零点,你的计算是存在问题的。最好按照特性曲线改变喷油脉宽。
    3.点火角不影响空然比
    4.试验要在开环状态下做,并且关闭传感器诊断。
    5.空燃比到20几,失火情况可能较大,一般是无法稳定运转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 积分 +10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 10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1-2014 22: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做吧,注意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5-6-2015 18:1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5-6-2015 12: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长时间没有上来了,谢谢大家发帖支持。
    这段时间我对以前做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这几年发动机技术的一大进步是对进(排)气系统进行了“管理”,气门正时、气门升程控制和进气管可调基本都是在合理分配进气量;2、涡轮增压主要是提高进气量,难点仍然是合理分配全转速条件下的进气量;3、目前缺失的是发动机温度控制理论,传统的发动机工作温度设定是影响继续提高发动机性能的最大障碍,因为高温是引起爆震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幸运,我一直解释不了的问题无意中帮了我,我改装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低于设计水平,一直不清楚结果会怎样?去年去过一次奇瑞总部,一位资深工程师检测后一直问我工作温度怎么只有73°?进气量怎么会有15公斤(设计进气量13公斤)?经过座谈,我把底线以外的技术全部告诉他们。然后他们就没有联系我了。有一点倒提醒了我,说没有发现一次爆震信号,我想这和发动机工作温度有关。到现在改装车已经行驶8万公里,交给一个天天上班的工程人员使用,耗油量维持在7.0升左右。半年前遇到问题,爬山没力,经过各种方法尝试后都不行,最后把进气管堵了50%以上基本恢复正常,我目前正在考虑如何设计一个进气管理系统。
    另外我对目前涡轮增压的发展表示怀疑,自吸发动机的潜力还很大,我不得不用堵住进气管的方法恢复汽车动力,说明我们的进气管真的太大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2 积分 +10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 10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15:36 , Processed in 0.539633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